浅谈用绿色发展理念规划城镇未来短文

时间:2024-02-23 09:40:20
浅谈用绿色发展理念规划城镇未来短文

浅谈用绿色发展理念规划城镇未来短文

《意见》更是一个让蓝天常在、青山常在、绿水常在,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纲领,它贯穿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充分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蓝图。可以通过《意见》传达出:“绿色?制度?理念?路径”用这四个关键词来全面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。

用绿色的发展理念规划城镇未来,改善城镇生态环境,提高居民幸福指数,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。绿色城镇,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。但当前存在突出问题是,过去的城镇化不够绿色、不够生态、不够文明。2013年中共中央专门召开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,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目标、原则,明确要推进生态文明的城镇化。把绿色和城镇化结合起来,对于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意义重大。

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或城镇化的绿色化,必然是一种系统性的,从宏观布局到主体形态、从城市规模到城市开发、从功能分区到城市建设都要绿色化。具体说来,至少包括城镇化六个方面的绿色化:

宏观布局要绿色化。就是要在适合人居的地方布局城镇化,不适合人居的地方则需要慎重推进城镇化,把适合树、草、水和其他动植物的空间留给自然。这样就会从总量上增加生态空间,减少对自然的伤害,减少洪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,减少沙尘暴、水土流失、沙漠化、荒漠化、石漠化、民族文化消退等。

主体形态要绿色化。城市群的`好处是,由于是多中心的,可以防止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一个超大城市带来的“城市病”。但也要根据云南实际,围绕培育和发展六大城镇群,形成以“一区、一带、五群、七廊”即“1157”为主体构架的点线面相结合、特色与优势互补的全省城镇化空间布局。

城镇规模要绿色化。城市规模要同当地的自然生态空间比较均衡,当地的大气以及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能有效吸附达标排放的污染物,当地的“水盆”能净化掉经过处理的污水。特别是要重点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、禁止开发区域为支撑的云南省“三屏两带”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;注重人口集聚与自然承载能力的相适性,关注民族文化与智慧城镇建设的和谐性。

城镇开发要绿色化。城镇化地区和城市建成区内,都要保留一定比例的自然生态空间和农田,给水留下空间,给补充地下水留下水源空间,给吸附PM2.5留下足够的植被,这样城市才不会变成一块密不透气的“水泥板”。城镇应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,不应仅是一个高密度的人口居住地,动植物也应该成为城市中没有户口的“居民”;注重民族文化与生态系统建设的一致性。

城镇分区要绿色化。要按照主体功能区、而不是单一功能区的思想进行分布设计,不再把城市切割成,功能过于单一的CBD、居住区、购物区、科技园、大学城、休闲区、文化区等。城市规划和功能区的设计,要体现包容性、有记忆,这也是绿色化。结合云南实际,依托云南省独特的资源条件,挖掘发展潜力,使特色小镇成为各县域经济,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新亮点;积极推进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,壮大特色产业、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,建成特色鲜明、 功能配套、服务规范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;不仅关注民族特色文化的表象性,更要注重城镇居民自身的生态价值取向,引导和绿色行为的实施。

城镇建设要绿色化。城镇供水、交通、能源、防洪和污水、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系统,要按照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理念进行规划设计,减少水泥化的工程性措施。 要尽可能地使用太阳能、风能、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,运用分布式电力系统,尽可能让每一栋有条件的建筑物都能成为一个发电中心。要在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,能再利用的垃圾应得到再利用,不能利用的垃圾成为发电的燃料,逐步实现基本上不填埋垃圾,不向自然排放有害废弃物,形成真正的环保城市。交通主要使用大运量、高速度、绿色低碳的轨道交通为主的运输体系,节能型的轨道交通,应成为大城市群和大城市的主要客运方式,降低私人轿车的使用频率。城市建筑的质量高、寿命长,居住面积适度,充分利用太阳、自然风,使用保暖御寒低碳的建材,减少空调使用率。城镇的建设需要城镇各民族群众的积极参与,这就需要关注城镇居民生态价值观的形成,注重他们绿色行为的培育,促进他们成为绿色城镇、生态文明的倡导者、认同者和实践者。

《浅谈用绿色发展理念规划城镇未来短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