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的弃婴保温箱散文
引导语: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,我们放弃的不是自己的权利,很有可能是一个人的生命
3月27日,当小女孩被送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时,儿科主任徐浩用温度计根本量不出她的体温。她发现,小家伙的大腿外侧已经变硬了,“就像冻柿子”,小嘴也变得发紫。
那一天,这座东北城市的平均温度只有零摄氏度左右。在铁西区重工街一个“平时只有捡垃圾的会来”的巷子深处,这个弃婴被发现躺在一个红色的旅行袋里。一条腈纶绒毯和一件咖啡色的羽绒夹克,是她在这个雨后清晨的御寒衣物。
人们以为这是个死婴,但当警察赶到现场检查死亡时间时,却发现孩子有些地方“还软和着”,“隐隐约约有呼吸”。来不及叫120,他们抱着小孩来到了附近的奉天医院。
这个弃婴被送到了位于二楼的'儿科诊室。
徐浩成为这台“弃婴保温箱”的第一个搭建者。
她的手刚一搭上,就发现孩子身上冰凉,把听诊器放在婴儿的胸膛,也听不到心跳的声音。
她意识到,必须先为孩子取暖,只有体温恢复,血液才能正常循环,心肺复苏也才可能有效。由于事发匆忙,医护人员没来得及准备其他取暖设备如辐射台,只推来了保温箱。但保温箱要达到三十多摄氏度的温度,需要一段时间。
“赶紧用手焐一焐,让小孩儿取暖!”徐浩吩咐在场的实习生和护士。
这台“弃婴保温箱”正式运转起来。病床两旁,5个人伸出双手,分别握住她的四肢和头部。负责心脏复苏的医生则用双手包裹着她的胸腹部。
急救室里的医生和护士渐渐多了起来,大约有二十人。用手给婴儿取暖的护士不得不改为半蹲的姿势,以给参与抢救的医生腾出地方。
在抢救了大约五分钟时,她有了第一次呼吸,“像人被掐住脖子松开以后,长出了一口气似的”,但随即又没有了动静。心跳,依然没有。
“算了吧,徐主任,这小孩儿可能抢救不过来了。”有医生建议。但徐浩没有打算放弃,“怎么着也得抢救30分钟看看”。
“弃婴保温箱”试图传递给这个小宝宝最温暖的力量:覆在她身上的手换得越来越快,当一双手松开时,很快就有另一双手补上。有人想起急救室的一个水管里有热水,便赶快用脸盆接来放在床头。被换下的人把手浸在热水里,在白大褂上擦一擦,就又匆忙上阵。
这台纯“手工”的“弃婴保温箱”终于发挥了作用。在众人手里本来“冻得红扑扑”的婴儿皮肤开始慢慢变苍白。
十多分钟过去,当听诊器里传来一声极微弱的心跳声时,徐浩竟然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,以为是因为太想听到而导致的幻觉。
孩子的心跳恢复了,而从她的胸廓,也能看出呼吸的迹象。
这天上午11点左右,由于需要进一步治疗,这个脱离了生命危险的女婴被转移到了沈阳市儿童医院。
半个月以后,他们将借助医疗手段为这个体重只有1050克的早产儿增加体重,整个治疗过程至少需要两个月。
在这两个月内,这个曾经经历过寒冷的小婴儿,都将待在一个真正的保温箱中,温度同样是温暖的三十多摄氏度。